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贵州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财政部贵州监管局: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管理的几点思考

    

  城乡医疗救助是困难家庭医疗保障的安全网,也是缓解困难家庭“看病贵、看病难”和缓解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城乡医疗救助实际运行与制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结合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一是合理划分事权财权,避免地方政府过度承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部分西部地方财力薄弱,个别县级地方政府超过地方财力,过高承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并将应由地方财力承担的医疗扶助等责任,转嫁到上级财政。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职能权限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保证地方政府承担责任的准确性、正当性和合理性。 

  二是有效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实现多元化筹资医疗救助制度是一个长期化、制度化的过程,需要稳定的多渠道资金来源。部分西部省份医疗救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补助,而地方财政补助、彩票基金、社会捐赠等筹资少。近年来,随着医疗救助范围的扩大和力度的深化,医疗救助资金开支需求逐渐增加。建议地方政府通过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事业,与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公益性机构联合,鼓励社会捐赠,实现多元化筹资,同时加大地方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投入,提供资金保证,保障医疗救助制度稳定发展。 

  三是实现困难群众全面参保,扩大“一站式”覆盖范围。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医疗救助对象未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作用的发挥,财政兜底支出压力增大,医保基金统筹作用降低。另外,有的县区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管理没有铺开,覆盖面不足。建议建立民政、人社、扶贫、医疗保障等跨部门的、联互通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资助对象是否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通过鼓励动员、政策宣传、其他资金补助等方式,确保资助对象全面参保,充分发挥政策协同作用。同时,提升“一站式”覆盖范围,强化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参保人员、就医和医疗费用信息在不同险种和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同步结算,提升医疗救助审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保证各项业务流程有效衔接。 

  四是融入绩效管理理念,加强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有的县区医疗救助资金“花钱必问效”的绩效管理理念不强,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挪用社保资金的情况仍然存在,社保基金安全性不足。建议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医疗救助管理的全过程,涵盖政策实施目标、跟踪监控、评价管理和评价结果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推动改善支付方式,完善账户管理,健全“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和转账结算方式,减少现金支出,保证资金安全运行。通过逐步建立健全社保资金实时动态监控,全过程监控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及时整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提高绩效目标的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加强宣传和信息化管理,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目前医疗救助系统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系统存在衔接不够紧密的情况,虽然医疗救助政策实施多年,但有的民众对政策了解不多,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漏救”。建议将医疗救助系统与基本医疗保障系统紧密衔接,通过建立电子化信息系统,设置部门权限和稽核字段,实现对医疗救助全范围、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业务风险防控不足的情况。同时,建议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全社会对医疗救助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为政策落实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