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贵州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关于完善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不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对解决支农支小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村镇银行治理不规范问题较多,经营管理乱象频生,不仅影响群众的储蓄安全,还会影响“三农”健康发展,应予认真研究并关注其风险化解的可持续性。

  一、村镇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三缺”问题

  (一)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缺失。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多元化,虽然发起行一般都是第一大股东,但股东中的民营资本和自然人投资者也较多,如果非银股东背后实控人掌握的股权比例超过发起行,这种股权结构失衡的状况将会导致资本利用话语权干扰和影响董事会、高管层决策,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形成股东操纵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及其执行效力也同样面临失效问题。

  (二)市场定位和风险管理缺位。部分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背离支农支小的初衷,名为村镇银行,主要的客户和业务类型却都集中在城区,但其在资本规模、风控能力、系统支撑等方面又不足以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抗衡,造成了发展重心和竞争力的错配。由此,村镇银行一方面在负债端不惜突破利率上限高息揽存,另一方面在资产端容易在风险管理失范的情况下形成较多发放对象和投向领域不合规的贷款,进而逾期形成不良。

  (三)人才队伍和前瞻研判缺项。村镇银行由于相对规模小、实力弱,人才结构存在一定短板,特别是具有综合金融知识、丰厚管理经验和实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同时在部门架构上,对于专业度和复杂度较高或者所谓的新型前沿业务缺乏综合性、前瞻性的研判,导致资本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规划不清晰,盲目进入自身不熟悉的高风险业务领域,成为风险“接盘侠”。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水平。一是通过实施股权优化或股权改造,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重整,确保充分发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同时注重考核督促,强化主发起行对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科技支撑、流动性救济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推动村镇银行的稳健合规经营。二是完善村镇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加强内控管理约束,通过健全多元的资本补充方式,进一步夯实包括财务管理、集中采购、授信审查、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做到强身健骨、行稳致远。

  (二)回归主业本源,提升管理质效。一是从政策支持和监管约束两方面发力,引导村镇银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落实支农再贷款、财税奖补优惠、差异化监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积极性,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回归普惠性定位。二是强化村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盯紧资本充足率、贷款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严控业务无序扩张,清理高息揽存行为,严格贷款授信审查,堵塞不良资产处置漏洞,防止存贷比过高或贷款质量失控引发经营风险。

  (三)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发展潜力。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完善专业人才的引入和激励机制,不断优化适合村镇银行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结构,另一方面完善内设部门管理架构,形成前中后台部门高效协同、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状态,严控介入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高风险业务。二是不断强化诚信建设,落实社会责任,一方面稳步提升公众形象和公信力,保持服务客户和存款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围绕助力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主题,创新增强特色金融产品的供给质量,实现覆盖率和满意度双提升。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