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贵州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重要论述精神的心得体会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

  近年来,一些地方干部为了保持“GDP”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略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一些干部急功近利,追求显绩,不重潜绩,在“小镇热”“古城热”的时候,纷纷上项目,建设特色小镇、古城,结果建成的特色小镇和古城无法运营甚至烂尾,政府负担大量债务;还有因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逞一时之能,一些干部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独山水司楼,荆州巨型关公像等,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也有损政府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但对一些干部来说,为人民群众精心谋事、潜心做事、竭力干事,依然是一项未尽的责任;愿为人民学习的“朗读者”,甘当人民生产的“勤务员”,乐做人民生活的“好秘书”,更是一个难尽的义务。

  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就是要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对过去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都要继续坚持,扎实推进。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一件事还没落实,又要朝令夕改。正确的政绩观,可从内外、深浅、远近三个向度立体分析。

  一是内外兼顾。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可以从两方面审视。一方面,要看其个人现实成就和自我能力水平。领导干部若能将执政为民的内在认知转化为外在行动,达到所想与所做同步,无疑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若仅有为人民服务意念而并未实施行动,就难免沦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另一方面,也要看其干事创业取得的成绩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既能做好份内工作,又能顾全大局、惠及他人,凝聚合力实现效能最优化,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深浅有度。领导干部的政绩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更要立足深层次内容,不下深功夫,就不会出真政绩。领导干部的“实干指数”换来的必将是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躬身实践、为人民谋幸福的领导干部,常常心系基层,不做花架子,倾力下功夫,各项政策均能得到贯彻落实,落地生根;相反,好大喜功的领导干部,往往花拳绣腿、避重就轻,习惯于“摇旗子”“喊号子”,敷衍塞责。三是远近统筹。立足于人民福祉的领导者,能以发展的眼光善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甘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反,禁锢于个人短期利益的领导干部,工作中则不免经常患得患失,喜欢挑选“开花早、结果快”的任务,乐做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工作,一旦工作未能取得短期的轰动效应,则前功尽弃。

  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既要一以贯之做显功,更要默默无闻练潜功。

  一是努力学习出真功。领导干部应潜心学习,打好基础,立足长远,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在加强知识积累的同时,特别应重视经验的积累,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深化理性认识。应深入群众,学习群众,从实践中获取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推进个人能力的持续提升,全心全意干事创业、发展革新,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二是强化责任练硬功。领导干部应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职尽责。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身体力行,确保本职工作取得成效;以硬朗的作风、坚强的意志、自律的精神,攻坚克难,超越自我;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三是开拓创新下苦功。面对新趋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领导干部应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要下苦功夫,改善思维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勇于开拓创新,把思想从固有的定势捆绑中解脱出来,以立异的精力研讨新情况、处理新问题,在创新中抓机会、在创新中谋优势、在创新中求发展,用创新的方法处理行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四是提升境界出精功。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应追求高层次高境界,既要脚踏实地,俯身大众同甘苦,又胸怀大志,基于全局谋发展;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以正确权力观、事业观、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潜心贯注,戒骄戒躁,高标准、严要求、重效能,以精雕细刻、追求极致的理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25日